第三章 别院-《汴京宫阙:阳关曲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郑印先一步上前,笑道“郡主邀我们前来,却躲在那珠帘后面做什么。”

    片刻,只听帘后传来婉转的声音,分明含着几分笑意,说道“兄长先坐,青璇,上茶。”

    “草民杨延昭(杨延嗣)(呼延丕显)给郡主请安。”

    三个人像商量好了一样,齐齐跪了下去。

    柴煕云笔峰微滞,双眸轻抬,隔着珠帘看看面前跪下的三个少年,目光在杨延昭的身上停留了片刻,见他一身素服,面如冠玉,身上透着一股子桀骜之气,倒是与他人不同,方才问道“你叫杨延昭。“

    “是”杨延昭答道。

    “可是'昭昭我心'的昭。”

    “郡主博学。”杨延昭又答道。

    “你可知,这昭字犯了先太子爷的名讳。”柴煕云直起身子,隔帘注视着他,语气中竟加了几分质问之意。

    杨延昭思虑片刻,抬眸反问道“敢问郡主,先太子爷的昭字,取其何意。”

    “庙有昭穆,昭取阳明,穆取阴幽,先太子爷有承继宗庙之责,正取此字阳明之意,居于庙堂。”柴煕云缓缓言之。

    杨延昭闻言轻笑,继而道“如此说来,那就算不得犯讳。”不等柴煕云再问,杨延昭便道“家母生我之时,白光闪亮回旋在天,正如同《诗经》中,周宣王那句'倬彼云汉,昭回于天',故才取此昭字,名虽犯冲其意不同,这又怎算得犯讳。”

    柴煕云见他说得一本正经,心中突觉好笑,“白光闪亮,回旋在天”本不是什么奇事,偏生让他说的有多么罕见似的,“昭”字字狭意窄,也硬是让他分解成两个意思,柴煕云轻掩了唇,说道“这种说法,本宫倒是第一次听,虽是谬论,倒也并非全无道理,起来吧!一同入座。”

    “谢郡主”杨延昭三人起了身,杨延嗣忙搡搡他的胳膊,低声道“六哥,你说的什么呀!”

    “强词而已。”六郎小声说了一句,便也坐到了郑印身边。

    “郡主莫不是在为三王爷准备寿礼。”高琼此刻才姗姗来迟,刚上台阶便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“还是表哥聪慧。”柴煕云回应着,笔下也收了尾,笑道“好了。”

    “哦,瞧瞧”郑印忙放下了茶水,杨延昭也甚是好奇,不觉也起了身。

    访琴和青璇上前打起珠帘,只见三个侍婢,两人握住上方,另一个展至下方,一幅生动的寒林图跃然眼前,而比这幅画更令人震惊的,则是眼前这位郡主殿下。

    与平日宫装下的花团锦簇不同,柴煕云今天穿了件略显简单的鹅黄色长锦衣,头发也只束了一半,落发洒在肩上,随风扬起优美的弧线,如画般精致的脸颊上,一双顾盼流转的美眸落在自己新成的佳作上,此时她轻侧着身子,染着豆蔻的纤手轻轻抚过宣纸,另一皓腕处戴着一只雕工细致的臂钏,轻扯着衣袖,动作自然,恍若一幅美人图。

    若不是旁边还有一幅画作可以让他们移目,只怕连素来眼高于顶的六郎也要在她面前毁了英名。

    “妹妹果然妙手。”高琼失声赞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