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三章 推心置腹-《人在江湖,婚不由己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趁机劝道:“父皇,儿臣去跟他们议和,绝对不会让我们北蒙有任何损失的。各自退守到固有疆土上,从此不再有战事,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休养生息,针对此次战事的失败原因,进行针对性的补救,一二十年后,或许还可以再……”

    北蒙皇帝闻听他的话有道理,只得无奈的点点头,叹息道:“好吧,就依你之言。我如今也老了,身体也大不如从前,只怕看不到那一天了。唉,或许我要死不明瞑目了。”

    拓跋宏宇闻听这话,立刻跟他起誓劝慰:“父皇,还有儿臣。儿臣已经看出这次我们失败不在兵而在将,儿臣回去一定要请个大凌兵者,好好研习兵法,到时候自然会圆了父皇的心愿。”

    当然这些话只是他安慰北蒙皇帝的话,只要退兵,回到北蒙王庭,再起兵攻打大凌哪会那么容易。

    再者,只要他这几年多努力,或许还能让北蒙和大凌的关系有进一步的发展,成为盟国,友好往来,如此父皇看到和平比战争得到的好处更多,自然不会再起征战之心,否则只会是劳民伤财,害人不利己。

    北蒙皇帝听他说的恳切,点头应道:“但愿你能完成父皇的心愿。”

    此时他不能通过战争实现自己的愿望,只能寄希望于拓跋宏宇身上,他还年轻,还可以学习用兵之法。以前他不在乎这个,只是觉得兵强马壮就好,通过这次战争,他终于明白,一场战争的成败在于主帅。主帅善于用兵,才能主导战争的胜利。

    他已经年纪大了,再学兵法也晚了。若是用外将,掌握国家兵权他还不放心,因此此时他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拓跋宏宇身上,自然也包括皇位。

    通过这么长时间的观察,北蒙皇帝已经看出拓跋宏宇有勇有谋,而且性格仁爱,有帝王之德。因此他心中已经确定将来皇位继承人就是拓跋宏宇。

    不过他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想法,不想助长拓跋宏宇的傲气,继续对他磨练。

    但是父子俩的交谈却从未有过的和谐,两人都感觉很棒。

    北蒙皇帝在拓跋宏宇的劝说下,渐渐觉得,其实,退兵休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知耻而后勇,或许更能激发斗志,如此,他渐渐地也就是释怀没有完成心愿的纠结。

    而且将一切事物交给拓跋宏宇打理,他安心调理身体,偶尔精神好了,从旁协助。

    拓跋宏宇自然也不敢怠慢,兢兢业业的帮助父皇治理国家,深的他的欢心。

    再说宁上陌这边,冷卿容率大凌军队在北蒙军队退出后,重新驻防边城。

    大家都在议论,此次战役简直是太没意思了。

    他们不过是佯装攻城,谁料北蒙军队更是象征性的阻击,而后便溃不成军似的逃出边城。他们严重怀疑是不是北蒙将士集体商量好的,想把边城拱手相让。

    宁上陌怕这些话,会传到北蒙那边,让北蒙皇帝起疑心。

    于是,她跟冷卿容说了这事。

    冷卿容便下了军令状,谁若是在队伍里议论此次战争,就地处死,谁若是不怕死谁就说。

    将士们自然不敢再议论,他们好不容易保全性命等待战争的胜利,不能还没有回去见家人就白白死在军法下。

    再说北蒙将士的不抵抗,岂不也是他们的荣幸,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。

    于是,大家只管开心喝酒吃肉,谁也不想怎么胜利的。
    第(2/3)页